锦绣农女种田忙 !
荷儿给的?
哎呀,这倒真是稀奇事了。
“晴儿,你上回不是还念叨伐禾菜么?待会我用这小辣椒把丝瓜条炒了,给你拌饭。”
“好呀大妈,那晌午多打半碗米,我估计要多炫两碗饭。”
“没问题啊,咱家米多,不慌。”
婆媳俩说说笑笑进了院子,刚进院子门,两个小家伙就迫不及待的缠上了杨若晴。
“娘,惊喜呢?”
“娘,我们要惊喜1
惊喜?
王翠莲有点好奇,也笑眯眯看着这一切。
“真是两个急性子。”
杨若晴笑着,从口兜里里拿出两只月饼来,分给他们两个。
“哇,月饼?”
“会不会是假的?”
“咬一口看看呀1
两个小家伙一问一答,然后圆圆率先咬了一口。
他这只是牛肉馅儿的,圆圆边吃边点头:“好吃呀,咸咸辣辣的,我喜欢1
团团也赶紧咬了一口自己手里的。
他手里的那只是咸蛋黄月饼。
“又甜又咸,味道怪怪的,我想吃牛肉馅儿的……”
圆圆看了眼自己手里的牛肉馅儿月饼,有点迟疑。
但最终还是在哥哥期待的眼神中,将自己手里的那只送到团团面前,“只准咬一口哦1
“好呀1
团团伸头过来咬了一口,然后,又将自己手里的咸蛋黄的月饼送到圆圆面前,“你嘴巴比我大,你咬一小口呗1
杨若晴原本手已经再次伸进了口兜,准备帮团团找一块牛肉馅儿的月饼来替换他手里的那块。
结果,看到这两个小家伙竟然还能在没有家长的主持下,彼此间互相分享。
尽管在分享的过程中,也会因为你嘴巴比我嘴巴大,所以同样的咬一口,你得咬的比我的那一口要稍微小一点这种话题上计较……
但是总体来说,小哥俩能够主动想到互相分享,杨若晴就很欣慰了。
后院灶房里,杨若晴掏出剩下的两块月饼塞给王翠莲。
“大妈,这两块月饼你和我大伯拿去吃。应该也是咸蛋黄和牛肉馅儿的。”
“也可能两块都是同样的馅儿,当时金釧随手抓给我的。”
“啊?是刘金釧给你的啊?”
“嗯,先前我不是过去看望她了么,我给她带了盐津冬瓜条,临走的时候她抓给我的。”
“这月饼我和你大伯不吃,给孩子们吃。”王翠莲眼瞅着就把月饼放了回来。
却遭到了杨若晴的阻止。
“大妈,这月饼对咱家来说又不是啥稀罕东西,啥时候我去县城或是镇上,都能买到。”
“就算买不到,只要有钱,完全能在点心铺子里定制的。”
“再不济,咱婆媳自己做也行,咱以前中秋节又不是没有做过月饼?不算啥稀罕东西,你和我大伯吃了就是了嘛1
“那你呢?我们吃了,你吃啥?”
“哈,我刚在金釧那屋一口气吃了两只,都腻歪到了。”
“大妈你收起来吧,待会被他们两个瞧见了,又得变着法儿跟你这里讨要。” “这玩意儿,吃多了也不好。”
……
在杨若晴的监督下,王翠莲把她的那只吃了,是牛肉味的。
“晴儿,你帮我吃一点,我要留肚子吃晌午饭。”
看着王翠莲掐给自己的那一块,杨若晴知道自己要是不吃,估计大妈也不吃。
“行吧,那我就再陪大妈你吃。”
月饼不在大小,月饼也不在乎吃多少个。
家人在一起分享月饼,分享的是那种快乐和幸福,因为分享,所以快乐和幸福是翻倍的。
“还别说,这牛肉味儿的月饼味道真是不赖呢,怪不得两孩子先前都抢着要吃牛肉馅儿的。”杨若晴说。
王翠莲说:“好吃是好吃,不过,这肉食我还是觉着走锅里热一下更好。”
这凉飕飕的,伙在月饼中间,吃得嘴巴里粉沙沙的,王翠莲有点不太能接受。
杨若晴笑着点头:“说实在的,这口味我也不太喜欢,要不上回中秋节,我也不会买一堆水果馅儿的月饼了。”
傍晚的时候,杨若晴吃过夜饭,收拾完碗筷,又来了一趟隔壁的四房。
过来的时候,发现曹八妹和绣绣也在,曹八妹还抱着勇孝站在床边跟刘氏那说着话。
而绣绣则侧身坐在床边,跟刘金釧说着话,话里话外都是关于怀孕生娃的事。
对于刘金釧来说,绣绣去年年底才刚生娃,这会子传授经验正好。
当然了,若是上个月才刚生完娃的嫂子蒋桂玲能来传授点经验,那就更好不过了。
只可惜,蒋桂玲坐完月子就被父兄接去了娘家小住,现在人不在长坪村。
但是,杨若晴,绣绣,都轮番过来跟刘金釧这传授经验,刘金釧感觉底气又足了好几分。
尤其这会子看到杨若晴又如约过来了,刘金釧就更是感激。
“我这还没生呢,就耽误你们两头跑,我真是过意不去。”
杨若晴笑着说:“没啥过意不去的,这是我们应当的,要知道你可是在为我们老杨家添丁进口,开枝散叶呢1
绣绣也点头:“是啊婶婶,你肚子里的,可是四房的第一个孙子。”
“不仅我四爷爷四奶奶宝贝着,我太爷爷太奶奶他们也是盯着呢1
被点到了自己的额名字,边上正在跟曹八妹那聊天的刘氏也笑眯眯转过头来,对绣绣说:“可不就是宝贝着么?我想抱孙子抱孙女儿都急白了头发呢!你们看1
大家一看……
毛线!
刘氏四十多岁,因为营养好,现在胖嘟嘟的,腰身跟腌菜的坛子似的。
脸上肉多,皱纹都比同龄的瘦子人要少很多。
头上更是一根白头发都没有!
“我四叔还没回来吗?”杨若晴不想讨论刘氏头上有没有头发这事儿,直接换了个话题。
刘金釧说:“公爹回来了,这会子去了村里黑凤家杂货铺子那里,说说称几斤面条回来,夜里猪油拌面。”
“买面好,等你回头把娃生下来了,有多少面条都用得着。”曹八妹道。
生男娃就煮大锅的猪油糖面,亲戚朋友,邻居之间的送。
生女娃基本是不煮糖面的,就悄无声息的说生了生了。
当然,这些情况也都因人而异,就比如当初三房和五房添孙女,照样送糖面。
但是,送糖面这句话,却也是在一辈辈人的观念里,渐渐的演化成生儿子的代名词。
曹八妹这话一说,刘金釧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高高隆起的肚子:“要真那样,可就多谢二嫂吉言了。”
刘氏也抢着说:“八妹啊,要是我家金釧这一胎就生个大胖小子,糖面我肯定往你家多送两碗1
番茄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