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击三国 !
(汗,猜错……大盟支持依旧给力,合什以谢。)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“休屠各胡?这些胡人是休屠各胡!”
赵云、夏侯兰、周仓、裴元绍等常山人,一听这些追杀侄女的胡人是休屠各胡,无不色变。只有马悍与管亥面不改色——管亥是北海人,根本没与胡人接触过,不识厉害,无知者无畏。而马悍呢,刚好相反,他与漠北胡人前前后后厮杀了整整一年,手上已不知沾染了多少条胡人性命,号称“胡人克星”的他,哪里会把胡人放在眼里。虽然知道这休屠各胡是正宗的匈奴人,与以往的鲜卑、乌丸不同,但是,今时不比往日,汉末三国时期的匈奴人,早已日薄西山,与汉武时代的匈奴之狼不可同日而语了。
马悍射杀九人,只留一个活口,就是为了弄清这伙胡人的来历,审讯工作交由手下狼牙飞骑负责,因为通晓匈奴语的,只有马悍与二十狼牙飞骑。这一审,才得知,常山将要发生一场大战。
匈奴人怎会跑到这冀州常山来呢?要说清楚这个问题,首先就得明白休屠各胡的来历。
在汉武帝时期,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因屡遭汉军打击,又对匈奴单于伊稚斜不满,遂商议降汉。汉武帝得知后自然表示大为欢迎,特地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部接应这两路匈奴“起义军”。霍去病率领大军迎接浑邪王与休屠王,准备的车仗就有两万辆之多。这么隆重的规格不仅是显示汉帝国的重视程度,更是为了防备匈奴用诈降计忽悠自个。结果当投降的匈奴队伍与迎接汉军相遇时,霍去病属下的军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迎接过来,准确地说是以接战准备的方式正面迎上来。汉军是有诚意受降的,不过他们有足够的理由保持警惕以免上当。匈奴也是有诚意投降的,不过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自己上了当。
结果一场好好的受降,变成围歼。休屠王惊怒而反。但却被坚定的投降份子浑邪王所杀,逼迫两族部众一同投降。仗未开打,休屠部已失首脑,许多部众崩溃逃走。霍去病立刻率军驰入匈奴阵中高呼不动者免死。随即追杀反悔不降者八千余人。
浑邪王后来得到厚待,被封为漯阴侯,安置北地,而被浑邪王杀死的休屠王,其部众只有少部分被挟持归汉,大部分部众脱离匈奴管辖自成一体,仍保留休屠的名号,这便是休屠部,也称休屠各胡的由来。
之所以叫“休屠各胡”而不叫“休屠胡”,那是因为休屠部并非匈奴本部出身。按《后汉书.任延传》的说法,休屠是“杂种胡”。部族中大部分是被匈奴人征服和俘获的西域各族如月氏人、乌孙人、龟兹人、且弥人、昆坚人、丁零人等等,这么多胡人杂居一部,十足的“杂种胡”。官方称“杂种胡”不好听,故称“休屠各胡”。虽然休屠各胡是杂胡。但数百年下来,相互通婚,习俗风貌已与匈奴无异。
东汉时期,匈奴日逐王率四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,被汉朝安置在并州境内的五原、西河、雁门三郡交接处,是为南匈奴。而一带,也正是休屠部的世代休栖地。不消说。大汉把两头狼拴在一起,自有驱之相噬之意。而这两部匈奴,也是时战时和,但谁也吞不了谁。
休屠各胡与南匈奴绝对汉朝的不安定分子,叛服无常,尤其是在汉末。搅风搅雨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汉中平五年(188年)休屠各胡叛乱,寇西河郡,杀郡守邢纪,不久又攻杀了并州刺史张懿。汉朝派出时任并州牧的董卓。前往平乱,但还没来得及出发,朝中就发生了大将军何进被宦官集团所杀事件。朝纲大乱,董胖立即按兵不动,伺机待举。休屠各胡方逃过一劫。
同年,屯兵于河内的南匈奴单于於扶罗也不甘寂寞,伙同黄巾、白波叛乱,抄掠太原、河东,掀起一片血雨腥风。
这一次,常山郡出现休屠各胡骑兵,其实是休屠部与南匈奴一起,联合黑山军,共击袁绍。或者说,是趁袁绍兵力南调,中部空虚之机,来扯袁绍后腿的。这些胡人与袁绍又有何恩怨呢?
这要追溯到三年前,即初平元年(190)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之时,彼时於扶罗与袁绍、张杨联盟,屯兵于河内郡漳水。之后,於扶罗受董卓引诱,引兵叛离,并劫持了河内太守张杨。袁绍派大将麹义击之,在邺城以南,麹义以先登弩阵击溃於扶罗骑兵大军。於扶罗兵败之后,劫持张杨退到黎阳,击败度辽将军耿祉,尽收其兵粮,站稳脚跟,势力得以重整。
双方仇怨就此结下,此后,无论袁绍跟谁打,匈奴人总要插一腿。比如公孙瓒与袁绍大战,匈奴就曾出兵助战;二袁失和,兄弟相争,匈奴人就帮袁术对抗袁绍;此次袁绍攻打黑山军,匈奴人历来与黑山张燕交好,更视袁某人为仇寇,哪有不撸袖子帮场子的道理?
只是於扶罗驻兵于河内,北面正对着邺城,就算要帮,也只能与黑山军联合出击,正面对抗袁军,没法绕到袁绍背后,发挥骑兵袭扰的优势。但南匈奴无法绕击,并不代表休屠部不行。休屠部的领地,就在雁门以西,而从雁门郡进入太行井陉道,自西而东穿行,一出来就是常山郡。骑兵驰行,不过五日。
如果说,由北至南,纵向狭长的冀州如同一条长蛇的话,那么休屠部这一击,就打在这条长蛇的腰部。弄不好,甚至有可能将之切为两断,令冀州首尾难顾。
应当说,匈奴人这一招够狠够毒够阴险。袁绍的确抽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常山阻击休屠胡,幸好,他还有一个铁杆盟友——曹操。
官渡之战前,袁绍与曹操的关系,绝对是好得蜜里调油,曹操的东郡太守之职。是袁绍表奏的;在曹操平定青、兖黄巾之乱,也有袁绍在侧牵制相助;曹操与袁术屡屡交兵,粮草兵员也有袁绍在背后支援。而当曹操遭张邈、陈宫背叛,迎吕布入兖州时。曹操狼狈到在整个兖州,只剩下一个东郡与几个小县还插着曹字旗帜,几无容身之地。当是时,曹操就曾兴起过投奔袁绍的念头,幸好被谋士程昱劝阻,否则曹操兴起之路还得再曲折几年,哪有可能与袁绍官渡对决。
有这么一个铁杆,袁绍岂有不利用之理?在得知休屠胡入井陉的情报后,袁绍立即派使者前往定陶(兖州郡治),密与曹操商议。而此时。曹操也正面临袁术十万大军进攻,袁绍的支持来得正是时候,曹袁一拍即合。五月初,曹操以一万骑步军与袁术、南匈奴、黑山十万联军,即将展开匡亭大战。
解决南顾之忧的袁绍。已兵临朝歌鹿肠山,即将对黑山军于毒部发动雷霆一击。而这个时候,张燕也准备要动了,围魏救赵,避实击虚,打常山,就是黑山军最好的选择。现在就看是袁绍扫平河内黑山军快。还是张燕打常山快。而这些休屠胡,就是张燕的马前卒……常山,要大乱了。
以上就是马悍审讯那胡人得到的部分资料,加上博闻强记,颇有学识的夏侯兰讲述休屠各胡的历史渊源,最后再将从北海处得来的各方情报综合推知的结果。虽不全中,亦不远矣。
大势已大致清楚了,那么,休屠人袭击南庄又是怎么回事呢?
在当事人之一,突出重围前来求救的赵云侄女赵英姿的叙述中。事情其实很简单——休屠各胡攻常山,不是来当和平战士的,他们是要烧杀抢掠的,没好处谁来帮你?如果说黑山军亦兵亦匪,那么休屠各胡就是穷凶极恶的强盗,他们来冀州,准确的说来常山,只有一个目的:搞破坏!烧杀抢掠越狠越好,把冀州烧杀成一片白地,把袁绍搞得元气大伤,这就是最终目的!
距真定城不远的南庄,很不幸成为饿狼眼中的首个目标。而赵云的嫂子与侄女,就是南庄人氏。赵家双亲早逝,在兄长辞世后,嫂子自然不能再待在亡夫家中,便带女儿回到娘家。不曾想,刚回来不到半年,就遭此横祸。
南庄附近也是有坞堡的,但坞堡只在战乱时提供庇护之所。平日无事,百姓总得要回到自家的田地里劳作耕耘,没可能整日窝在坞堡里,否则不用土匪抢掠,自个就饿死了。
休屠人突袭之时,南庄百姓根本来不及撤入坞堡中,结果惨遭屠戮。
“阿母被掳走时,休屠强盗正要对我下手,我趁其不备,用尺刀(匕首)将之刺伤,趁机逃跑,向叔叔求救。”赵英姿眼睛红肿,低声饮泣。
马悍已经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,赵英姿所伤的那个“休屠强盗”,正是这一支休屠骑队的头目,一名百人长,这也是休屠人紧追不放的原因。如果这百人长重伤而死,而手下休屠骑兵却眼睁睁放跑凶手,回去只怕要尽数陪葬。
马悍打量着这个清秀高挑的少女,真看不出,这稚气未脱的小女子,居然能以一已之力,杀死杀伤十一个休屠人,不愧为赵云的徒弟——不消说,这赵英姿的一身本领,必是赵云所授。
这时管亥低声说了一句:“天色已晚,是否等明日……”
“不行!”夏侯兰断然道,“救人如救人,趁着休屠奴还没撤回大营,赶紧把人抢回来。”
马悍望向赵云:“子龙之意如何?”
赵云腮帮子鼓起几根棱条,眼里有一点火焰跳动,浑身散发淡淡杀气,缓缓点头。
马悍缓缓抽出魔瞳弓,凝视着那对妖异的血眸,仿佛看到一片赤漓漓的血色:“好极!月黑风高夜,杀人放火时。我、喜、欢!”
番茄小说网